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关于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8 03:35:34  浏览:975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关于降低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通知
中国人民银行

银发[1997]434号



中国人民银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交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投资银
行、邮电部:
今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形势继续保持稳步、健康发展的态势,市场物价涨幅持续回落。为了适应物价的变化,进一步减轻企业利息负担,支持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1997年10月23日起,降低金融机构各项存
、贷款利率。现通知如下:
一、降低存款利率。各项存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1.1个百分点(附表一)。
(一)对单位和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利率,按调整后相应档次的存款利率执行。其中,一个月期年利率调整为2.25%;九个月期年利率调整为4.86%。对个人发行的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是否需要上浮,仍由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决定,但最高上浮幅度不得超过5%

(二)单位协定存款、单位和个人的通知存款利率下调幅度,由中国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根据本地情况决定,并报总行备案。
(三)保险公司存入中国人民银行的保证金存款执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保险公司的其他各项存款利率比照同档次法定存款利率执行。
二、降低贷款利率。各项贷款年利率在现行基础上平均下调1.5个百分点(附表二)。
三、适当下调中国人民银行与金融机构的存、贷款利率(附表三)。邮政储蓄转存款利率另行通知。
四、相应下调各项优惠贷款利率(附表四),其利差补贴标准和补贴办法不变。
五、下调政策性金融债券利率,五年期债券利率由现行的8.8%调整为6.84%,八年期债券利率由现行的9.05%调整为7.38%。
政策性金融债券利率实行一年一定,即每笔债券利率执行期为一年,满一整年后,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确定下一整年的债券利率水平。在利率调整日以前发行的政策性金融债券(三年期债券除外),从1997年10月23日起计算满一整年后,改按调整后的利率执行。
六、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和浮动范围不变。
七、逾期贷款和挤占挪用贷款的罚息水平不变。
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支行要迅速组织当地金融机构认真学习利率调整的文件及有关宣传材料,督促金融机构切实执行。同时,要对利率调整后各方面的反应进行跟踪调研,遇有重要情况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总行。

附表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调整表(自1997年10月23日起执行)
单位:年利率%
--------------------------------------------
| | 利 率 |
| |--------------------------|
| 项 目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1996年8月23日)|(1997年10月23日)|
|---------------|------------|-------------|
|活期| | 1.98 | 1.71 |
|--|------------|------------|-------------|
| |一、整存整取 | | |
| | 三个月 | 3.33 | 2.88 |
| | 半 年 | 5.40 | 4.14 |
| | 一 年 | 7.47 | 5.67 |
| | 二 年 | 7.92 | 5.94 |
|定 | 三 年 | 8.28 | 6.21 |
| | 五 年 | 9.00 | 6.66 |
| |------------|------------|-------------|
| |二、零存整取 整存零取 | | |
| | 存本取息 | | |
|期 | 一 年 | 5.40 | 4.14 |
| | 三 年 | 7.47 | 5.67 |
| | 五 年 | 8.28 | 6.21 |
| |------------|------------|-------------|
| | |按一年期以内定期整存整 | |
| |三、定活两便 | | 同 前 |
| | |取同档次利率打六折执行 | |
--------------------------------------------
附表二: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调整表(自1997年10月23日起执行)
单位:年利率%
--------------------------------------------
| | 利 率 |
| |--------------------------|
| 项 目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1996年8月23日)|(1997年10月23日)|
|---------------|------------|-------------|
|一、短期贷款 | | |
|---------------|------------|-------------|
| 六个月以下(含六个月) | 9.18 | 7.65 |
|---------------|------------|-------------|
| 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 | 10.08 | 8.64 |
|---------------|------------|-------------|
|二、中长期贷款 | | |
|---------------|------------|-------------|
| 一至三年(含三年) | 10.98 | 9.36 |
|---------------|------------|-------------|
| 三至五年(含五年) | 11.70 | 9.90 |
|---------------|------------|-------------|
| 五年以上 | 12.42 | 10.53 |
|---------------|------------|-------------|
|三、罚 息 | | |
|---------------|------------|-------------|
| 逾期贷款 | 日利率万分之四 | 日利率万分之四 |
|---------------|------------|-------------|
| 挤占挪用贷款 | 日利率万分之六 | 日利率万分之六 |
--------------------------------------------
附表三: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调整表(自1997年10月23日起执行)
单位:年利率%
--------------------------------------------
| | 利 率 |
| |--------------------------|
| 项 目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1996年8月23日)|(1997年10月23日)|
|---------------|------------|-------------|
|存| 存款准备金 | 8.28 | 7.56 |
| |-------------|------------|-------------|
|款| 备付金存款 | 7.92 | 7.02 |
|-|-------------|------------|-------------|
| | 二十天以内 | 9.00 | 8.55 |
| |-------------|------------|-------------|
| | 三个月以内 | 9.72 | 8.82 |
| |-------------|------------|-------------|
|贷| 六个月以内 | 10.17 | 9.09 |
| |-------------|------------|-------------|
| | 一 年 期 | 10.62 | 9.36 |
| |-------------|------------|-------------|
| | | 按日利率万分之五 | 按日利率万分之五 |
| | 逾期贷款 | | |
|款| | 计收利息 | 计收利息 |
| |-------------|------------|-------------|
| | | 在同档次再贷款利率 | 在同档次再贷款利率 |
| | 再 贴 现 | | |
| | | 基础上下浮5-10%| 基础上下浮5-10% |
--------------------------------------------
附表四:优惠贷款利率调整表(自1997年10月23日起执行)
单位:年利率%
----------------------------------------------
| | 利 率 |
| |--------------------------|
| 项 目 | 调整前 | 调整后 |
| |(1996年8月23日)|(1997年10月23日)|
|-----------------|------------|-------------|
|第一类 | | |
|-----------------|------------|-------------|
|1.粮棉油贷款 | 9.18 | 7.74 |
|-----------------|------------|-------------|
|2.船舶工业卖方信贷 | 9.18 | 7.74 |
|-----------------|------------|-------------|
|第二类 | | |
|-----------------|------------|-------------|
|1.民政部门福利工厂贷款 | 8.64 | 7.20 |
|-----------------|------------|-------------|
|2.广深珠高速公路贷款 | 8.64 | 7.20 |
|-----------------|------------|-------------|
|第三类 | | |
|-----------------|------------|-------------|
|1.老少边穷地区发展经济贷款 | 7.20 | 5.76 |
|-----------------|------------|-------------|
|2.贫困县办工业贷款 | 7.20 | 5.76 |
|-----------------|------------|-------------|
|3.民族贸易和民族用品生产贷款 | 7.20 | 5.76 |
|-----------------|------------|-------------|
|4.银行系统印制企业基建储备贷款 | 4.68 | 4.68 |
|-----------------|------------|-------------|
|其他 | | |
|-----------------|------------|-------------|
|1.扶贫贴息贷款(含牧区) | 2.88 | 2.88 |
|-----------------|------------|-------------|
|2.特区、开发区差别利率贷款 | | |
|-----------------|------------|-------------|
| 五年以下 | 2.88 | 2.88 |
|-----------------|------------|-------------|
| 五年以上 | 4.32 | 4.32 |
----------------------------------------------



1997年10月23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办法(2004年修正)

江西省人大常委会


文号: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公告第31号

江西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办法

(1994年11月30日江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00年4月28日江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第一次修正,2004年3月31日江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推进本省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义务教育经费,是指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及其他渠道筹措的经费。
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经费的体制,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稳定和逐年增长。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的检查监督,依法保证义务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畅通和合理的使用。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应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管理,勤俭办学,厉行节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接受教育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检查监督。
第二章来源与筹措
第五条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主要包括:(一)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二)国务院规定开征的教育费附加;(三)用于义务教育的附加费;(四)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收入;(五)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和校办产业、勤工俭学、社会服务收入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
(六)社会捐赠、教育基金和救灾款项等。第六条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包括:(一)教育事业费;(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三)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
(四)城市维护建设税中用于城市中小学校舍的维修补助。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的一点五个百分点,保证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并使按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逐步增长,在校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重点用于扶持贫困地区实施义务教育;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应当安排一定数额用于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建设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排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部分,不得低于上一年的水平。
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应划出10%至15%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第十条国务院规定开征的教育费附加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教育费附加。
第十一条缴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应纳税额的3%交纳的教育费附加,由税务部门随同正税同票征收。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二条省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可根据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和实施义务教育的需要,开征用于义务教育的附加费。
第十三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减免或拒交依照本办法规定应交纳的义务教育费。
第十四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必须按省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收取。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应全额上交学校。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的收入,除了用于扩大再生产外,应主要用于实施义务教育。
第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第十六条鼓励设立教育基金,用于义务教育事业。
第三章使用与管理
第十七条依法筹措的义务教育经费,有关部门和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克扣、侵占、挪用、贪污义务教育经费。
征收的教育费附加不得顶抵财政拨款。第十八条教育事业费由县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
教育事业费由教育主管部门编制本部门年度预算草案,依照法定程序,列入财政预算。财政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的用款计划,对经常性经费按月拨付,对专项经费按进度拨付。
第十九条用于义务教育的专项经费,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使用方案,会同级财政部门安排下达。
第二十条教育基本建设投资,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项目计划,按基建程序审批后,有关部门应按照项目进度拨款。
第二十一条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由老区建设管理机构会同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安排用于贫困乡镇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建设。
第二十二条城市维护建设税中用于城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舍维修补助的部分,由教育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建设部门安排下达。
第二十三条随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征收的教育费附加纳入预算管理,由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使用方案,经财政部门同意后及时拨付,用于改善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
第二十四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杂费收入,应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应用于补充学校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
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办产业、勤工俭学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部分,应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第二十五条使用捐赠款物应尊重捐赠者意愿。
捐赠款物的接受和使用情况,应由接受者在使用范围内张榜或采取其他方式公布。
第二十六条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筹集资金的,必须将资金数额和使用情况在筹集范围内向出资者张榜或采取其他方式公布,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
第二十七条设立教育基金的,应制定基金管理办法,合理使用,发挥效益。
第二十八条省人民政府应制定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职工编制标准、经费开支定额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开支标准。
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实施义务教育的规划,合理调整学校网点布局,按标准核定学校教职工编制。
第四章考核与监督
第二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将义务教育经费筹措、使用情况列入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第三十条乡镇人民政府每年应向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每年应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汇报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
第三十一条财政、审计、监察、发展和改革、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督导机构应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筹措和使用管理情况的检查监督。
第三十二条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收费必须使用省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据,并在每学期开学及学期终了前3日内在学校张榜或采取其他方式如实公布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其批准机关,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禁止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擅自扩大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向学生收取费用。
第五章奖励与处罚第三十三条对依照本办法筹措、使用和管理义务教育经费成绩显著的,以及捐资助学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表彰或奖励。
第三十四条采取威胁、暴力等非法手段,妨碍依法筹措义务教育经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的,由负责征收的部门如数追缴其减免或拒交的义务教育经费,并由税务部门依法处罚或由负责征收的其他部门按每逾期1天加收应交额1‰的滞纳金;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对擅自减免义务教育经费的直接责任人或主要负责人应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六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或不按本办法规定征收、划拨义务教育经费的,由其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三款规定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或监察部门追缴其克扣、侵占、挪用、顶抵、贪污的义务教育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违反本办法第三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由教育主管部门责令退还,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九条罚款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罚款金额上交同级财政。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条企业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公民或其他社会力量举办义务教育事业所需经费的筹措和使用管理不适用本办法。
第四十一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财政经常性收入,指财政总收入扣除列收列支项目的收入和一次性收入后的各项财政收入。
(二)教育事业费,指从财政预算中直接划拨给教育部门的用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正常开支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教育事业费包含地方机动财力和专项经费中用于义务教育的部分。
(三)教育费附加,指依照国务院规定,以单位和个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的税额为计征依据,附加率为3%,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同时缴纳的教育资金。
第四十二条本办法具体应用中的问题由省人民政府负责解释。
第四十三条本办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SWIFT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中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SWIFT系统运行管理办法》的通知
1996年6月5日,中国农业银行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行,各计划单列市分行:
现将修订的《中国农业银行SWIFT系统运行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转发给所辖该项业务分行,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中有什么意见和问题,请及时向总行反映。

附:中国农业银行SWIFT系统运行管理办法

SWIFT系统是外汇清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质量关系到我行境外资金的安全与国际业务的拓展,因此,安全、保密、准确、及时是本系统运作的基本要求。为保障SWIFT系统与分行联网能够正常进行,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岗位设置及系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