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厦门市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4 04:15:29  浏览:929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厦门市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厦府办〔2005〕257号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厦门市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各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5﹞89号)精神,市卫生局、财政局制定了《厦门市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的实施办法》,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OO五年九月七日

厦门市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的实施办法

市卫生局  市财政局

(二00五年十月十日)

  一、为巩固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稳定乡村医生队伍。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财政厅《关于乡村医生享受津贴补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5﹞89号)和市长办公会议纪要(﹝2005﹞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二、依法取得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或执业医师资格,经区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后,在村卫生所执业的、承担国家规定的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为享受津贴对象。

  三、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和《福建省村卫生所建设基本标准》要求,选择技术水平高、医德医风佳,能够胜任当地公共卫生工作的乡村医生作为津贴对象。

  四、津贴补助范围遵循重点扶持,兼顾一般的原则向边远山区倾斜。根据服务人口和服务范围,原则上每个行政村可配置2--4名乡村医生。

  五、享受政府津贴待遇的乡村医生,从2005年1月开始,每月按不低于15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六、各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享受政府津贴待遇的乡村医生名单及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张榜公示,报区人民政府批转、确认,并签订《乡村医生农村卫生工作责任书》。要制定享受津贴乡村医生的考核办法,并负责考核,优胜劣汰。

  七、乡村医生的津贴经费由区财政承担。区财政部门要将乡村医生津贴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并及时拨付到位。

  八、各区要建立资金专户,并及时直接划入乡村医生的个人银行帐户;要建立资金的使用、发放、管理制度,对乡村医生补助经费实行专帐核算,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乡村医生补助经费,严禁贪污、拖欠、克扣乡村医生补助经费,杜绝循私舞弊行为。

  九、各区人民政府和市财政、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要定期跟踪检查资金使用情况,对资金预算安排不到位或拨付不及时的,要及时进行督查落实。

  十、本办法实施细则由各区卫生局、财政局制定并报备上级主管部门。

  十一、本办法自下达之日起执行。

  十二、本办法由市卫生局、财政局负责解释。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州人大代表的办法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州人大代表的办法

(1991年11月29日凉山州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精神和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联系人大代表的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州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同州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参政议政的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一、常委会组成人员加强与州人大代表联系,是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做好常委会各项工作的基础,也是联系人民群众的一条重要渠道。

二、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当结合自己业务工作,经常了解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反映。

三、州人民代表大会每次举行会议前,常委会组成人员原则上应回到选举单位同当地的州人大代表一起集中视察或调查,了解有关方面的情况,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四、常委会每次举行全体会议时,邀请部分县、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列席会议,根据会议议题,也可邀请有关方面的省、州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五、常委会组成人员至少每半年应分别同各自的选举单位或若干代表或代理小组,采取走访、召开座谈会、通信等形式,同代表直接联系,了解情况,协助代表小组开展活动,帮助州人大代表有效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也可通过各县、市人大常委会同省、州人大代表的间接联系。

六、常委会组成人员到各县、市视察或调查研究时,应走访当地的省、州人大代表,或召开代表座谈会听取代表对州人大常委会以及“一府两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

七、常委会组成人员可持代表证分散视察,随时了解社情民意和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并指导州人大代表开展持证视察工作。

八、对州人大代表在大会期间提出的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在政府和有关部门办理过程中,州人大常委会可组织部分组成人员和代表进行检查,督促其认真办理。

九、州人大代表要求约见常委会领导时,主任或有关副主任、专职委员应安排时间接待,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回答代表询问。

十、州人大代表向常委会提出的对“一府两院”及其国家工作人员的申诉、控告、检举的重要信件,主任或有关的副主任应亲自批办。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电视台电视合作协定

中国中央电视台 捷克斯洛伐克电视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电视台电视合作协定


(签订日期1986年4月24日 生效日期1986年4月2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电视台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电视台(以下简称“双方”),为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了解,发展两个友好的社会主义国家电视机构间的交往,决定签订本协定,条文如下:

  第一条 双方同意免费交换介绍本国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新闻、专题报道、纪录性节目。

  第二条 双方在商业性基础上(如果未就具体项目达成其它协议),根据对方的选择寄送各种节目的影片和录像带。节目使用原版语言,同时附有寄送国语言和俄文或英文的解说词,如有可能,尽量附上国际声带。接受方在使用节目时,不得改变节目的原意,不得把节目转给第三方。有关财务条件,双方将另签协议。

  第三条 双方将在对方国庆期间(五月九日和十月一日)播出专题节目。为此,双方在非外汇基础上交换适宜的节目;并使接受方最迟在国庆节前三个月收到节目影片或录像带。

  第四条 根据对等原则,双方互派工作人员交流经验,挑选节目,参加电视节和电视观摩活动以及拍摄电视节目。派遣方负担被派遣人员在双方国家首都间的往返路费,包括行李超重费。
  双方根据各自有关规定提供对方派遣人员在其国内的住宿、膳食、翻译和与日程安排有关的交通费、文娱费及紧急医疗费。
  对方摄制组在本国拍摄新闻纪录性节目时,所在国一方应提供组织和技术帮助。这种服务在经济监督下,以非外汇形式提供。

  第五条 派遣方最迟在被派遣人员派出前三个月,根据第四条规定,将派出人员的情况(包括姓名、职务、语言条件)、对日程安排的要求,摄制组的摄制提纲和技术要求寄给接受方。
  接受方在接到消息后三十天内答复派遣方。派遣方在接到同意接待的答复后,最迟在被派遣人员抵达前二十天将抵达的确切日期和使用的交通工具通知接受方。

  第六条 根据本协定,相互派遣人员的数量以双方对等的原则每年另行商定。

  第七条 双方将考虑合作制作节目的可能性,具体事项另行商定。

  第八条 中方根据自己的可能,可寄送节目或派代表团参加“金色布拉格”国际电视节和“多瑙河大奖”国际电视节。
  捷方根据自己的可能,参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举办的类似活动。

  第九条 本协定如有改动或补充,须经双方书面同意。

  第十条 本协定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五年。双方中任何一方在本协定期满前六个月未以书面形式提出终止本协定,则本协定有效期将自动延长五年。
  本协定于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四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捷文和俄文写成,三种文本具有同等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
   中央电视台              共和国电视台
   代  表                代  表
    王 枫                 泽伦卡
   (签字)                (签字)